文化中國行·地名記憶丨瀧湖,,一條水和一座村

來源:株洲日報 作者:尹湘文 編輯:殷志敏 2024-10-10 16:26:36
掌上淥口
—分享—

8321-20241009-48164026a34045fbbc0351d556b674da.jpg

山水盤桓,,林草覆蓋;道路鱗次,,村舍櫛比,。鵝鴨嬉游于江湖,,牛羊覓食于山陂,。田壟間農(nóng)夫赤腳荷鋤,,菜園里村姑巧手育苗,庭院中祖孫開心逗樂,。

瀧湖(2016年與天星村合并,,隸炎陵縣鹿原鎮(zhèn)),,一個很普通的小山村,,卻是我日思夜盼、久居不厭的樂園,。其所有的所有,,一切的一切,,于我而言都是那么親切、那么順意,、那么撩人心扉,。

(一)

遠離家鄉(xiāng)的歲月,日子實在漫長,。以前每年回來幾次,,但“來也匆匆,去也惘惘”,,總是很不過癮,,常常如饑似渴。因為,,回得再多,,也望不斷家鄉(xiāng)高遠湛藍的天;住得再久,,也喝不夠家鄉(xiāng)清爽甘甜的水,。

近幾年奉召返鄉(xiāng)工作,離家近了,,雙休日還基本上自由支配,,回瀧湖的次數(shù)也就多了,往往是周五晚上回家,,星期一早上再班車進城,,兩天三晚,比之此前一年才能回三五回,,已是足夠“奢侈”——人,,應(yīng)該知足,我經(jīng)常告誡自己,。

家里平時只有母親一個人守著,。回家,,第一要務(wù)當(dāng)然是做飯,,其次是整理衛(wèi)生,繼而菜園打理,、設(shè)施維修,。得閑,就是聽“首長”“痛說革命家史”,,講父親的篳路藍縷,,講她自己的“苦難輝煌”。當(dāng)然,,再忙,,也要擠點時間去瀧湖灘看看,,包括瀧腦上、瀧腦下,、滑道,、灘湖……

一不留神,天就黑了,。

山村的夜,,總是來得那么早,又是那么寧靜,、那么空曠,。即使夏天,母親也常在7點半前入睡,。母親睡覺不能有光,,電視機一關(guān),我也只好上床休息,。

然而,,畢竟太早,再寧靜,,也難以入眠,。年紀(jì)大了,少去想未來,,卻禁不住思過往,。

(二)

最樂呵上世紀(jì)七十年代的瀧湖。最喜歡瀧湖的水,。

碧波蕩漾,、清澈甘甜的瀧湖水真正是上天對家鄉(xiāng)的贈禮。斜瀨水從1800多米高的八面山一路奔騰而下,,七十多公里顛簸直降1600米,,匯成為瀧湖水。

上善瀧湖水,!灌溉沃土,、滋長莊稼、孕育魚蝦,、澤潤?quán)l(xiāng)親,。總覺得,,享不盡她的福,,贊不夠她的好,頌不完她的善。

上世紀(jì)七十年代,,瀧湖水清澈見底、甘甜凜冽,。鄉(xiāng)親們飲用洗衣,,從來河井不分。只有山洪暴發(fā),、河水渾濁時,,才去挑井水。

野性十足的斜瀨水從藍山壟,、磨刀瀧兩個險關(guān)奔騰過來后,,淡妝素雅、羞羞答答,,在棚村灣,、反背壟稍事平緩,然后直落瀧湖灘,。一百多米長的瀧湖灘,,被稱為“斜瀨第一險”,兩岸被數(shù)百塊巨大的巖石壁擠成骨牌狀斜插,,落差十米之巨,。上游一百多米寬的河道突然被擠壓成六七米寬的滑道,河水咆哮如雷,,灘涂浪花似雪,。

“瀧湖灘過再無險!”當(dāng)年,,斜瀨水擔(dān)負著炎陵中村,、船形優(yōu)質(zhì)杉木支持各地社會主義建設(shè)的重要使命。杉原木下水被編成木筏,,接力成排,,然后經(jīng)瀧湖、潘家(集材場)入洣水,,過茶陵,、攸縣,在衡陽匯入湘江,,通江達海,,進城入市,到達廠礦,、工地,。

對于放排人來說,瀧湖灘是最大的難關(guān),甚至是生死考驗,,說“鬼門關(guān)”其實也不夸張,。“打枉艱”(木排在急流中突然受阻互相擠壓),,輕則木排解體,、樹木折斷,重則人員傷亡,,場景非??植馈⑵鄳K,。沒有一副好身手,,沒有一定膽識和經(jīng)驗,吃不了放排“這碗飯”,。異鄉(xiāng)人大都望而卻步,,使得這項高風(fēng)險高收入的副業(yè)幾成水性好的家鄉(xiāng)人民的“獨門生意”。對于家鄉(xiāng)人,,瀧湖灘其實蘊藏著財富,,是資源,也是機會和方便,。生產(chǎn)隊里家境好的皆因有人放排,。

“打枉艱”,木排折斷,,造成大量杉樹尾,、雜木棒、篾索浮游,、沉積,,少年們藉此獲取柴火。同時,,因為前面辛苦擔(dān)心了好幾天,,過了瀧湖灘,再無兇險,,放排人便經(jīng)常將木排羈于瀧腦下,,回家休息一兩天。這樣,,少年們便可以在木排上剝下杉樹皮來做柴火,。

發(fā)洪水時,鄉(xiāng)親們就冒雨將洪水?dāng)y來的大量樹木打撈上來,,這叫做“撿笀桿”,。瀧湖灘上、灘下,河面均寬,,水流相對平緩,。瀧腦上和瀧腦下的幾個港灣,是“撿笀桿”的好碼頭,。洪水過后,,林業(yè)部門就會派人挨家挨戶“搜查”登記,將社員打撈的杉樹,、松枕木收繳,,那是國家財產(chǎn),。至于那些雜柴則用作柴火,,有的人家,夏季撿幾次“笀桿”可以燒半年,??上夷菚r太小,母親不允許我們兄弟冒險,。

巖石壁是天然的曬場,。30—50度斜插在灘岸的巖石壁,長期被河水沖刷,,沒有雞鴨滋擾,,干凈又安全。社員們的紅薯絲,、蘿卜絲,、酸菜,都挑到瀧湖灘去日曬風(fēng)干,。

(三)

豐沛的斜瀨水,,獨特的河灘構(gòu)造,配套的水利設(shè)施,,也使得瀧湖“魚米之鄉(xiāng)”美名遠揚,。

那時,瀧湖沒有真正的魚塘,,但一年四季都有魚吃,。家里來客人了,男人收工后帶上漁網(wǎng),,或者赤手空拳去斜瀨水一趟,,便有了新鮮河魚。

“趕竿”“捉竿”“守閘待魚”是瀧湖人捕魚三大特色,。

“竿”形象描述了魚兒順?biāo)纤莸膱鼍?。“人以群分,物以類聚”,,魚蝦喜歡扎堆,。春夏季節(jié),一陣南風(fēng)吹過,,魚兒成群溯水而上,。小溪里,一般是小魚蝦,,用撈勺架在小溪入河的口子上,,然后沿小溪從上往下趕,小魚兒紛紛落入撈勺網(wǎng)兜,,這叫“趕竿”,。大一點的魚往往在更大更湍急的渠道里扎堆上行,引得人們“渾水摸魚”,,這叫“捉竿”,。更大的魚,會直接在垂立的水閘下面縱身一躍,,企圖一跳成功,。于是,人們坐在堤界上,,手握撈勺下垂,,等待魚兒“自投羅網(wǎng)”,這叫做“守閘待魚”,。最有味的是“捉竿”,,一聲“上竿了!”所有男人都會放下手中的事情,,奔跑到河邊,,和著衣褲下水。小孩和婦女則在岸上幫著裝兜,?!白礁汀蓖怀^二十分鐘,有時一次會有百多斤,,身手好的一個人可捉得二十斤左右,。那場面真是熱鬧,煞是快活,。

有一次在河里游泳,,我腳下踩著一只甲魚,一旁的兄長潛水捉上來,,大如臉盆,,竟有3.6斤重,。兩人各分一半。上世紀(jì)九十年代初期,,弟弟晚上常去瀧湖灘撈河蝦,,一個晚上就一籮筐。子侄外甥們回到家里,,高興地圍著一籮籮白里透紅干干凈凈的河蝦歡呼雀躍,。

(四)

瀧湖幾乎沒有旱澇。上世紀(jì)六十年代初從瀧湖上游引水的西山水圳建成以后,,灌溉農(nóng)田萬畝,,此后整個河西公社都沒有旱災(zāi)。記憶中,,上世紀(jì)七十年代中期,,瀧湖是整個公社糧食過“綱要”(畝產(chǎn)800斤)最早的大隊,公社駐隊工作人員因此好有面子,。

瀧湖電站是斜瀨水流域最早的兩個單機過百千瓦電站之一,,也是七十年代中期前縣里三大主力電站之一,。上世紀(jì)七十年代初建成后,,整個河西公社受益,帶給瀧湖人的不僅是便利,,更有滿滿的幸福和驕傲,。那時,男人們都可以不在家洗澡,,夏秋,,蕩漾于電站前池,旋渦刺激而又痛快——外地人都不敢入前池激流——冬春,,電站倒閘備用放電的三個大木桶中熱水隨時恭候,。夏日,電站有電風(fēng)扇,;夏夜,,家里悶熱,男人們抱一條單被,,躺在電站周邊的水泥地上,,河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、蚊蟲不駐,,直到天亮,;冬天寒冷,電站可以取暖,,那里的電爐烘得全身暖和,。梅雨時節(jié),,主婦們從不擔(dān)心農(nóng)產(chǎn)品發(fā)霉,送到電站機房,,一兩個晚上就被熱風(fēng)吹干,。

最受益的,還是電站渠道,、前池的維修,、清淤的工作,那是生產(chǎn)隊最好的副業(yè),。當(dāng)年臨近生產(chǎn)隊分值也就兩角到五角不等,,我們生產(chǎn)隊因為有這項收入,分值常在七角以上,。還有撈砂,,也是一條很好的創(chuàng)收渠道。經(jīng)過瀧湖灘沖洗的沙子,、卵石,,粗細分層、粒粒干凈,,十里八鄉(xiāng)都來瀧湖撈沙子,、裝卵石。

電站建成正式送電那天晚上,,公社在瀧湖放了專場電影,。“高壓線長又長,,瀧湖一直到西塘,,發(fā)出電來閃金光?!蹦菚r我不到8歲,,幾十年來,革委會主任濃厚客家話致辭的場景一直歷歷在目,。

來源:株洲日報

作者:尹湘文

編輯:殷志敏

本文鏈接:https:/m_t_5 m_b_5 h20">本文鏈接:http://mvg926.com/content/646854/54/14343775.html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淥口新聞網(wǎng)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