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過半百時,,他在破敗的小學里重建敬老院,;為讓數(shù)十名老人“吃好”,,他種蔬菜、喂雞鴨,。62歲的孫友余說,他想趁身體吃得消時,,多為老人做點什么,。
懷揣3000元,重建敬老院
皮膚黝黑,,兩鬢斑白,。初見孫友余,62歲的他比同齡人顯得蒼老不少。
孫友余是株洲縣南洲鎮(zhèn)早禾沖村的黨支部書記,,他還有個身份——“南陽橋鄉(xiāng)敬老院”院長,。
“以前我們這里也辦過敬老院,因管理不善,,老人都散了,。”孫友余說,為了讓五保老人有個溫暖的“家”,,2006年,,他在破舊蕭條的早禾沖小學重建敬老院。
一棟陳舊的兩層磚混房,,兩張破桌椅,,一臺18寸舊電視機、一間豬欄,、幾塊長滿雜草的菜地,,懷揣著僅有的3000元啟動資金,孫友余辦起了敬老院,。
讓老人“吃好”,,讓老人過得快樂
敬老院目前住了48名老人,46人是五保老人,。“這些五保老人每月只有400多元國家補貼,,平均下來,每人每天可支配的生活費僅十幾元,。”孫友余說,。
如何用有限的資金保證老人的生活水平?建院起,孫友余宇就定下了一個“五自”方針:蔬菜自種,、生豬自喂,、吃魚自養(yǎng)、吃蛋自產(chǎn),、水果自供,。
“我們將荒地開墾成菜地,在魚塘中養(yǎng)魚和鴨,,還喂了幾十頭豬,。”不論寒暑,孫友余總是帶頭在田間地頭工作,。在他的影響下,,一些身體健朗的老人也主動加入到這支勞動隊伍中。
“老人們既鍛煉了身體,,還能每天吃到自己種養(yǎng)的魚,、肉、蔬菜雞蛋、魚,、肉,,真是一舉兩得。”提及這一“創(chuàng)舉”,,孫友余頗感得意,。
智障老人走失,他帶人尋找5天
與家相隔不到一公里,,孫友余卻幾乎天天“泡”在了敬老院,。他說,“照顧這些老人,,容不得一點疏忽,。”
5年前的一天,70多歲的曹大爺說是去親戚家串門,,可直到吃晚飯都不見人影,,孫友余的心立馬懸了起來,“他有些智障,,如果走失了會很危險,。”
他當即組織人員外出尋找。貼尋人廣告,、向沿路村民打聽……5天5夜,,他幾乎沒合眼,周邊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都被找遍,。直到第5天,,老人終于在醴陵106國道附近被找到。
去年8月的一天,,孫友余起床后突然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眼前一片漆黑,,醫(yī)生診斷為視網(wǎng)膜脫落。在長沙動了兩次手術(shù),,前后花了5萬多元,。親朋好友勸他離開敬老院,但他不言放棄,。
“我現(xiàn)在身體還能吃得消,,只想再為老人們做些什么,。”孫友余堅定地說,。